11.18理大衝突|19人否認科學館廣場一帶非法集結 1人認罪候判

分享文章

2019年11月18日大批示威者在尖沙咀一帶聲援理大內人士,其中20人被控非法集結一案,今(31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域法院)開審,20歲女學生在審前改為認罪,須還柙至8月11日判刑,其餘19人則否認控罪。案發時駐守機動部隊Y1小隊的督察供稱,當時有200名示威者在科學館道及科學館廣場交界聚集,當他發出警告後,他感覺示威者似乎「有啲驚」而左右移動,但認為他們無意離開場現,遂通知同袍協助展開圍捕行動,亦指示同袍「做好包圍網」,最終在華懋廣場對出拘捕135人,包括本案20名被告。【11.18科學館廣場一帶非法集結罪報道結集】

20名被告依次為學生吳肇韜(19歲)、道具製作人何兆川(23歲)、無業陳思晨(22歲)、學生高敬希(18歲)、學生曾曉琳(20歲)、無業陳綺敏(37歲)、學生王穎彤(21歲)、售貨員許巧靜(22歲)、電視製作洪妙賢(24歲)、清潔工陳東成(43歲)、社工鄧耀雄(24歲)、廚師鄭肇其(52歲)、地政總署測量員施雄國(36歲)、文員鄭瑞琪(30歲)、學生陳正雯(20歲)、無業蔡蒨盈(28歲)、文員程曉君(27歲)、項目幹事鍾靜純(28歲)、活動幹事江麗華(27歲)及無業劉頌祈(27歲)。(編按:括號內為案發年齡)

警方在華懋廣場外拘捕135人 包括本案20名被告

控罪指稱,20人於2019年11月18日在尖沙咀科學館廣場一帶,連同其他身分不詳的人非法集結在一起。

其中20歲學生曾曉琳今表示認罪,她承認的案情指,案發當日早上8時許,大批示威者在科學館廣場聚集,其後人群張開雨傘向科學館道推進,其間有人要求警方釋放理大內人士。警方警告在場人士離開不果,最終在華懋廣場外拘捕135人,包括20名被告,曾被搜出護目鏡、雨傘及雨衣等物品。此外,警方從另案被告鄧卓儒(DCCC654/2020)身上檢獲一部錄影機,發現當中有4段與本案相關的情況。

暫委法官嚴舜儀下令將曾還柙。將其判刑訂於8月11日進行。

被捕情侶路過 兩人身上並無口罩或雨傘

餘下19人則否認非法集結罪,控方讀出的開案陳詞透露,吳肇韜為理大學生,另本案涉及兩對情侶,其中陳思晨錄影會面中指,當天與女友洪妙賢僅路過現場,兩人身上並無口罩或雨傘,「我同女朋友行過,我冇堵塞道路」;陳綺敏在警誡下則指,當天與男友陳東成途經現場,她本人因流鼻水及咳嗽而戴上口罩。

開案陳詞續指出,除吳肇韜、陳思晨、陳東成、鄭肇其外,其餘15名被告身上持有不同裝備,其中程曉君管有頭盔;許巧靜及施雄國分別管有雨傘,餘下被告分別管有口罩或護目鏡或急救用品等。

督察指警告後示威者「有啲驚」 但無意離開

當天早上8時許帶隊到科學館道一帶執勤、駐守機動部隊Y1小隊的督察2566李偉航供稱,他在40米外目睹有200人在科學館道及科學館廣場交界聚集,當人群見警察到場,開始移入科學館廣場,期間有人手持雨傘,並以粗言責罵警方如「死黑警」。李以揚聲器警告在場人士離開,雖人群曾左右移動,但李認為他們似乎是聽畢警告後「有啲驚」、「唔知點做好」,而非打算按指示離開,他於是通知機動部隊Y3小隊協助展開圍捕行動。

李指,部分示威者穿過南洋中心後巷,循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離開,故此他指示同袍「做好包圍網」,以免再有人「走甩」或騷擾行動,警方最後在華懋廣場對出包圍135人。李又發現原本在示威者身上的裝備如雨傘、口罩、手套等,最終「出現咗喺地下」。審訊明續。【11.18科學館廣場一帶非法集結罪報道結集】

法院:區域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
法官:暫委法官嚴舜儀
被告:吳肇韜、何兆川、陳思晨、高敬希、曾曉琳、陳綺敏、王穎彤、許巧靜、洪妙賢、陳東成、鄧耀雄、鄭肇其、施雄國、鄭瑞琪、陳正雯、蔡蒨盈、程曉君、鍾靜純、江麗華、劉頌祈
控罪:非法集結罪
案件編號:DCCC855/2020、DCCC475/2021、DCCC609/2021(已合併)

如欲接收每日報道整合,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地址

訂閱及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