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理大衝突|男子理大內參與義務急救暴動罪成 官指為留守者「急救」屬支援暴動 判囚3年半

分享文章

理大衝突案義務急救男子暴動罪成囚3年半

香港理工大學於2019年11月發生連日衝突,多人逃離理大時被捕,其中8男女事後被控在理大校園內外參與暴動,7人早前先後認罪,自稱義務急救員的男子,上月經審訊後亦被裁定兩項暴動罪成,今(15日)在區域法院判刑。辯方求情時力陳,被告因父母患病經歷,立志成為醫護,如今罪成失去自由,不止醫護夢碎,更可能無法見患癌母親最後一面,望法庭格外開恩。法官陳廣池判刑時直指,被告受媒體大量「吹噓渲染」,以為無償義務者亦是急救員,擁有一定程度的「免責金牌」,強調為理大留守者「急救」必然是屬支援暴動,更指「就算被告是正式的護理人員甚至是醫生,亦不能逃避刑責」,惟念及被告受親友支持,酌情減刑後,最終判被告入獄3年半。

綜合大律師關百安的求情,被告鍾泯浚(32歲)為家中獨子,2016年父親患上心臟病,2018年母親再不幸確診第3期肺癌,此經歷啟發被告立志成為醫護。他在2022年修畢仁安醫院的護士課程,曾做過見習登記護士。被告的教授為他撰信求情,指對鍾印象很深刻,讚賞他有同理心和責任感。辯方就指,若沒有社會事件,鍾絕對是不可多得的醫護,形容今次事件是悲劇。

法官陳廣池聞「戰亂」字眼即打斷 稱「香港係暴動」

辯方又強調:「戰亂可以帶出人性最醜惡嘅一面,都可以帶出最光輝嘅一面。」不過,法官陳廣池聞言即打斷陳詞指:「香港係暴動,唔係戰亂,戰亂喺日治時期啫。」辯方同意,續指「黑暴推手」當時利用年青人,煽動對警方和政府的憎恨,但亦有醫護人員無私奉獻,指被告當日前往理大「救咗一啲唔應該救嘅人」,又指若被告當時明哲保身,或許人生已有所不同。

被告在求情信中指,母親案發當日仍在留院,他很後悔當日沒留下陪伴,如今已深切反省,擔心服刑後「子欲養而親不在」。辯方庭上直言:「究竟能否以自由身見她(母親)最後一面,也令人疑問」,希望法庭對被告格外開恩,讓他重新出發,用合法和合理的方法貢獻香港。

女友求情信讚被告遵守承諾認真好學

陳廣池在判刑時,引述被告女友的求情信,當中指被告是個遵守承諾、認真好學的人,一直很介意自己要與她「捱窮」,是一位「滿分」男朋友;又憶述被告被捕後,頓由陽光樂觀男孩,變成悲觀消沉的人,對未能給予她幸福生活自責,如今他更醫護夢碎,𠄘受沉重打擊。女友亦自責,未能阻止被告做義務急救員,是不稱職的另一半,如今她只想「二人能快點一起平靜過日」。

被告聽到此處,隔著犯人欄玻璃向公眾席上的女友連連點頭,然後不禁低頭啜泣,女友亦雙眼泛淚。

陳官指,被告屢以所謂的「義務急救員」自居,自以為與朋友進入理大,是為支援「無辜」傷者,直指他受大量「吹噓渲染」,以為沒有受償的義務者亦是急救員,擁有一定程度的「免責金牌」,事後必然會發現是個騙局,「有沒有犯法並不是那些在媒體平台上自吹自擂說了算」,續指被告雖然曾為傷者洗眼及沖身,但是否屬「急救」仍有商榷餘地,又認為他走出理大,目的就是為了逃避拘捕。

被告因其他場合扮演義務急救員沒被捕加深誤解

陳廣池又表示,2019年有太多如本案被告一般的年輕人,「有一腔熱血,有一股衝動」,但受媒體及社交平台鼓勵,自以為是「義務」便會得到認同,無須承受法律責任,會得到執法機關放行,直指有關想法自欺欺人,一旦被捕便後悔終身,而被告不可能不知理大暴動的激烈情況,進入理大為留守者「急救」,必然是支援暴動人士,變相成為參與者,無視暴徒舉動,更稱:「就算被告是正式的護理人員甚至是醫生,他亦不能逃避刑責。」

陳官相信被告本性良好、受人愛戴、有理想,但指他仍要面對自己決定所產生的後果,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強調被告明顯因在其他場合扮演義務急救員,因沒有被捕而加深誤解,但指不會因此而加刑。

陳官最後以兩年監禁為理大外暴動罪的量刑起點;理大內暴動罪時間橫跨兩天,案情較嚴重,故以4年監禁為起點,念及被告同意大部分案情,兩罪分別酌情減刑3個月,同期執行,即合共45個月。陳官最後指,他相信被告在家人、女友和導師的強大支持下,必然會痛定思痛,不會再偏激行事犯案,遂再酌情減刑3個月,判被告入獄42個月。

控罪指,被告鍾泯浚於2019年11月17至18日在理大內參與暴動,及同月18日在科學館道一帶參與暴動。另外,他早前已承認一項無牌管有無線電通訊器具罪。同案原另有7名被告,全部已先後認罪,被判入教導所或判監13至19個月。

法院:區域法院
法官:法官陳廣池
被告:鍾泯浚
控罪:暴動罪

法律代表
辯方:大律師關百安
控方:外聘大律師何鎮壘
案件編號:DCCC190/2021、DCCC193/2021、DCCC194/2021、DCCC196/2021、DCCC198/2021、DCCC200/2021、DCCC201/2021、DCCC632/2022(已合併)

如欲接收每日報道整合,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地址

訂閱及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