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歲患抑鬱的聾啞男子於2020年入住葵涌醫院半個月,出院後不足一天在住所大廈墮樓身亡,死因庭今(6日)就此展開研訊。死者女兒供稱,父親出院後情況變差,不願上班且出現自殘行為,並透過父親的手語得知他欲「安樂死」。溝通方面,以她所知院方以紙筆與父親溝通,但她在家屬方的代表大律師提問下指,父親只能以簡單文字或短句溝通。死者胞妹則稱,在她「強烈」要求下,院方才替其兄安排手語翻譯員,「我唔明點解要家屬要求囉,我唔明點解咁耐先有呢個服務」。事件發生後,院方與家屬會面,死者胞妹指主診醫生解釋沒有安排社康護士或職業治療師跟進,原因為「溝通唔到」。研訊明續。
生前在北葵涌普通科門診透露有自殺念頭
死者鍾志強於2020年5月7在葵涌葵盛東邨死亡,終年58歲。研訊由死因裁判官周慧珠、3男2女組成的陪審團審理,醫管局被列為利害關係方,由大律師文嘉樂代表;家屬一方由大律師蘇信恩代表。
死者的女兒鍾樂妍(24歲)作供時提到父親生於1962年,兒時經歷一次發燒後,便聽不到聲音,是一名聾啞人士,平日大多以紙筆與人溝通,生前任餐廳清潔。父親自2010年確診抑鬱症,曾以刀架在她的頸上。其母則於2017年離世。
鍾樂妍憶起,父親於2020年4月20日向社工求助表示需要求醫,翌日父親便在手語翻譯員陪同下到北葵涌普通科門診就醫,並告訴醫生有自殺念頭、曾「企喺窗邊望落去」,其父遂被轉介至瑪嘉烈醫院,同日再被轉介至葵涌醫院。
入住葵涌醫院數天 主診醫生稱「OK」且能睡4小時可出院
鍾表示,由於疫情下不准探訪,而精神科醫院亦會要求家屬將病人的手機帶走,因此她無法聯絡父親,直至父親住院的第三日(4月23日)早上,她致電父親所屬病房查詢,鄭姓主診醫生之後數次致電她,溝通其父出院一事,總結如下:
▌2020年4月24日:
鄭醫生表示事主需留院觀察
▌2020年4月25或26日:
鄭表示事主情況「OK」、「瞓到4個鐘」,欲盡快出院上班,並問及事主的壓力來源,鍾表示是經濟問題;鄭再問事主入院前有否自殺傾向,鍾稱父親在家中不曾提及欲自殺
▌2020年4月27日:
鄭重申事主情況「OK」,但害怕失去工作及擔心女兒獨留在家,院方開會後,最快可安排他於29日出院,之後轉到門診跟進會較方便
▌2020年4月30日:
鄭轉述事主胞妹鍾美玉(即鍾樂妍姑姐)同意他出院,並問當天陪同入院的手語翻譯員手機號碼
▌2020年5月5日:
鄭表示事主可於5月6日下午3時出院
事主現自殘行為 無法入睡抗拒入院
鍾樂妍形容父親出院時的情況「差咗好多」,回家途中曾表達「好想死、唔想返工、好想辭職」,她感到驚訝,因「明明之前醫院話佢想出院返工」,她再次向父親確認,其後父親做出打針的手語,她的理解是:「佢想打針之後死,我get到係安樂死。」
鍾指,父親其後出現自殘行為,包括以頭撞升降機門,又一度取出剪刀欲傷害自己,當晚亦無法入睡,當她問父親要否入院,其父表現抗拒,鍾決定觀察父親的用藥情況,並於翌日早上致電葵涌醫院,問及可否安排社康護士跟進等。
鍾樂妍續指5月7日早上見父親獨坐在沙發,並在紙上寫上「失智」二字,再以食指指向太陽穴,鍾憶起住院期間醫務社工曾問她此手語的意思,她當時理解為「知道」,但這天才發現父親想表達的是其思緒混亂。及後其父趁她不留意時離家,她在早上10時許接到保安來電,得知其父在25樓「跳咗落嚟」。
院方以紙筆溝通 女兒指父親只能寫簡單文字或短句
死因研訊主任譚皓問鍾,有否聽過院方與其父溝通時出現困難?鍾表示,醫務社工表示院方一直以紙筆與其父溝通。
代表家屬的大律師蘇信恩遂問鍾,其父能否透過文字表達複雜的概念,例如自殺自殘?鍾坦言父親只能以簡單的文字及短句溝通,「佢應該寫唔到個『殺』字出嚟」,平日書寫詞彙亦容易倒轉,如將「活潑」寫成「潑活」。蘇續問,那麼同一個手語動作會否有多於一個意思?鍾確認,並指需要配合表情去理解。蘇再問,父親入院時配戴的是否設有「透明窗」的口罩?鍾稱應該是普通口罩。
代表醫管局的大律師文嘉樂關注鍾樂妍未有再次安排父親入院的原因,鍾指因父親說「好驚醫院」,而她亦質疑父親入院前後的狀態相差甚遠,擔心再入院會令情況更差。
死者胞妹質疑院方未及時安排手語翻譯員
死因庭傳召死者胞妹、註冊護士鍾美玉出庭作供,她指家中有9兄弟姊妹,包括死者在內共有4人是聾啞人士,因此4人的關係相對密切。
在胞兄墮樓後,鍾美玉曾致電胞兄的鄭姓主診醫生,但未獲回應,她其後直接前往葵涌醫院,但有職員表示鄭醫生正在午膳「我哋唔會call佢,唔爭在等多幾個字啦」。當鍾美玉獲鄭回覆時,她即質問對方:「點解出院十幾個鐘已經跳樓?你話冇嘢,你話OK⋯⋯」她要求院方翌日向家人交代。
鍾美玉憶述2020年5月8日與院方會面,她問院方為何不安排社康護士、職業治療師跟進胞兄,鄭表示「都溝通唔到」。鍾稱,她在胞兄住院期間一直「強烈」要求院方安排手語翻譯員,至少要與胞兄溝通才讓他出院,惟直至5月5日才獲安排,她質疑「唔明點解要家屬要求囉,我唔明點解咁耐先有呢個服務」。
代表家屬的大律師蘇信恩問鍾美玉,是否有醫護人員在該次會面上提及胞兄不適應病房?鍾確認,並指胞兄嫌病房骯髒,她認為可以找人清潔病房,但該人員稱「成日都有咁嘅情況,清潔得幾多」,亦指已特意安排角落位,以免胞兄受他人或嘈雜聲影響。
鍾美玉在庭上質疑:「佢聾啞喎,點會聽到人講嘢,點會嘈到佢呢?」
北葵涌診所醫生稱死者有幻覺及自殺傾向
時任北葵涌普通科門診診所醫生馮冠勛供稱,事主於2020年4月21日前來求診,經手語翻譯員表達近10日的睡眠質素變差、情緒低落、出現幻覺,另有自殺傾向,曾打算跳樓,馮於是轉介事主到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
家屬方大律師蘇信恩關注馮有否在轉介信上提到事主有自殺傾向、出現幻覺?馮確認有,蘇再問馮是否基於事主病情嚴重,而決定將他轉介至瑪嘉烈?馮同意。
研訊明(6日),將傳召事主的主診醫生、協助事主的手語翻譯員出庭。
法庭:死因裁判法庭
死因裁判官:死因裁判官周慧珠
死者:鍾志強
案件編號:CCDI-373/2020(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