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停運的《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案件,今(16日)在區域法院續審。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下午就《立場》鄒家成專訪文章展開盤問。前總編輯鍾沛權指香港民族主義可有別於主張憲制上港獨,即使鄒家成的言論用字激烈,但對鄒下一步是否要港獨,或有否犯顛覆罪,他不作判斷。【立場被控煽動刊物案報道結集】
控方開始就〈【專訪】由「無人識你喎」到新東初選出線 鄒家成:證明本土理念係有得贏(盧斯達)〉一文盤問。鍾表示,訪問鄒是因他在初選中高票勝出,票數甚至比傳統民主派人士,如梁國雄、林卓廷還要多,是值得關注的人物。加上鄒的政治主張激烈,極有可能被取消參選資格,故在他初選勝出後,鍾認同應採訪他作詳細的記錄。
鍾沛權:「香港民族」多個用法 「中港區隔」不等於主張港獨
伍淑娟指,鄒家成否認一國兩制,稱要由本土、泛民及親中派「三分天下」踢走泛民主派,變成「兩分天下」,亦表示香港民族要對抗中華民族。鍾表示,鄒是年輕的本土主義者,高舉「香港民族」一詞,惟這詞的用法「有好多人都唔同」。
鍾指出,過去有人提倡香港民族主義要「中港區隔」﹐他們提出一些有別內地的共同政治價值觀及政治追求,是有區隔及分野,以強調香港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及圍繞港人身份的共同經歷、感情等。
鍾認為,有人提倡香港民族主義,建立更強的香港人身份,爭取更全面的香港自治,進一步「中港區隔」,但這不等於主張香港獨立。
期間法官郭偉健突然問:「中港區隔」個「隔」字點寫?鍾指:「我冇筆⋯」郭官沉默半响,再問是否「分隔」的「隔」?鍾確認。
鍾沛權:鄒家成言論有強烈族群主義惟未必主張憲制港獨
控方指,鄒表明要反中國殖民、反一國兩制,亦意指香港要脫離中國成為一個更大的民族,近乎香港獨立,「好極端,係對抗,(香港與中國)兩樣嘢撈唔埋」。鍾認為鄒的言論雖有強烈的族群主義,但相信他是想強調族群利益,未必看到有憲制上港獨的意思。
郭官問,香港民族論者中會否有人不接納中國擁有香港的主權?鍾表示,要具體指向哪一班民族論者,當中可能有人接納,亦有人不接納,要視乎提倡者追求怎樣的憲制安排。
控方續問,鄒的政治主張指要奪權,是否屬顛覆?鍾認為,有具體行為才可以構成罪行,至於單憑言論能否構成犯罪,則不懂判斷。鍾補充指,鄒的用字會較激烈,例如說要奪取權力及推倒制度,但亦要考慮他具體的手法。
伍淑娟(伍) 鍾沛權(鍾)
伍:當民族意識好極端時,可同港獨扣上關係
鍾:觀察到提倡香港民族的人,可能確實有機會同時支持港獨憲制安排。
伍:鄒是最激烈本土概念?
鍾:我可以想像到更激烈,好難同意係最激烈。
伍:係咪去到顛覆?佢嘅言論係非常激進⋯⋯
鍾:但係咪可以下定論顛覆國家?具體行為、手段去推翻、奪權,我諗冇咗呢啲細節好難評斷,同埋唔應該由我去評斷,咁敏感咁複雜的議題。
伍淑娟問鄒的下一步是否想港獨?鍾拒絕判斷,指因不想影響鄒正審訊的案件,亦「睇唔到我嘅意見對單案有咩意義」。
伍追問:「你有憂慮會影響其他人案?你嘅憂慮係咩?」鍾則謂:「唔覺得關我呢單案事⋯⋯完全衡量唔到,判斷唔到(影響)⋯⋯唔想咁隨便、喺冇深思熟慮下,就坐喺度判斷其他人士嘅政治想法或立場。」伍回應鍾:「即係你都諗唔到有咩判斷會影響到,就算有,又唔知可以點影響到。」
鍾沛權亦自言對香港民族主義抱有懷疑,因跟他認同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有衝突,他作為傳媒,只會留意提倡這概念的人及往後發展。
案件明早續審。【立場被控煽動刊物案報道結集】
法院:區域法院
法官:法官郭偉健
被告: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鍾沛權、林紹桐
控罪: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第(10)(1)(c)條)
法律團隊
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及大律師黃卉儀
控方: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署理高級檢控官徐倩姿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