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名民主派人士涉組織及參與2020年立法會「35+初選」,因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16人否認控罪受審,今(15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踏入第67日審訊。前公民黨成員鄭達鴻今午續出庭作供。時任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在2020年3月25日記者會上,曾指公民黨承諾會運用議會的權力,否決政府的所有法案。鄭達鴻供稱﹐該次記者會是在2020年3月中一個籌備選舉的會議上決定召開,引述譚文豪當時稱坊間有人開始用否決財政預算案作為籌碼,去爭取五大訴求,「與其遲早都被人夾,不如自己衝出嚟去得盡啲,用否決所有議案作為籌碼,爭取五大訴求」。法官陳慶偉聞言則指,「instead of being pressurised 被人夾,the Civic Party wanted to 夾人哋 first」, 引起庭上的人發笑。鄭達鴻則回應指,意思是「出咗嚟嘅時候,就點都唔驚被人夾」。
鄭稱,當時他表示反對,指公民黨的支持者是一群「理性中產」,「有咩理由衝出嚟,去分一塊本土派嘅餅」;他亦提出當時他動議東區醫院擴建並獲政府部門及醫管局同意,如果在立法會反對,實在說不過去。鄭續指,最後楊岳橋和譚文豪一意孤行要召開該記者會,他亦有着二人可否「唔好去到咁盡」。他指,公民黨在該次籌備會議前,沒有就否決預算案作討論,亦沒有達成一致的立場;而他雖有出席記者會並站在後排舉紙牌,但他沒有發言,亦不同意楊岳橋和譚文豪當時的說法。鄭達鴻另表示,公民黨有設立「議員豁免跟隨黨立場」的機制 ,去解決立法會議員的立場與黨的立場有分歧的情況,做法是由議員向黨團提出,再視乎黨團是否同意。【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代表鄭達鴻的資深大律師潘熙續主問,鄭達鴻供稱,他本身是港島區的區議員,有意參選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在2019年10月,楊岳橋及譚文豪曾問及其參選意向,並指如果要二人支持他參選,就要取得一些「成績」。鄭續指,其後2019年區議會選舉,他與助理及地區盟友在北角及炮台山區,成功扭轉形勢,7個議席中取得6席;至2020年1月,他再與楊岳橋及譚文豪見而,當時二人算是認可其「成績」,但稱仍要看其他表現,着他繼續努力。
鄭達鴻稱獲特別黨員大會投票通過 代表公民黨參選
潘熙問到,當時公民黨是否有其他潛在會參選港島區的人。鄭達鴻指,港島區歷來都有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該區議席對公民黨十分重要,曾有傳聞指郭榮鏗有機會由法律界改為參選港島區,或者時任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都有機會。被問在公民黨內要過甚麼程序才可參選,鄭達鴻指,傳統方法是首先經黨的支部通過,其後執委會做資格審查及通過,最後在特別黨員大會投票通過,便可參選;但另一個方法是「徵召機制」,黨的立法會議員和一些元老包括余若薇和梁家傑,會就住政治形勢,在任何時間徵召一位黨員出選任何一個位置。
鄭達鴻指,他在2020年5月30日才在特別黨員大會,獲投票通過代表公民黨參選,但即使如此﹐仍然有機會因「徵召機制」而被替換;由於港島區議席對公民黨重要,而他是一個新人,當公民黨受到很大的外界壓力、形勢比較緊張時,就會有更改人選嘅傳言,因此他至2020年6月正式宣布參加初選前﹐都有擔心被替換。
戴耀廷曾到訪公民黨總部與執委會面 鄭達鴻稱並不知情
潘熙問到,鄭達鴻參加初選的原因,鄭稱,當時坊間已經有初選的概念,其後有民調顯示民主派支持者只會支持勝出初選的人,而他是一個新人,而且取態比較溫和,所以必須要靠黨及參與初選才有勝算。
鄭達鴻又表示,對於區諾軒早前作供指,2020年2月時曾與戴耀廷到訪公民黨總部與公民黨執委會面一事,並不知情,是直至收到區諾軒口供的文本才知道;他即使作為時任執委,亦沒有獲告知此事,他亦不知道對他隱瞞此事的原因。
公民黨在2020年3月25日舉辦的記者會,該記者會中楊岳橋發言提及,公民黨承諾會運用議會的權力,否決政府的所有法案。潘熙問及公民黨是何時決定召開該次記者會。鄭達鴻指﹐是在2020年3月中一個籌備立法會選舉的會議,由譚文豪召開,出席的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及其助理,即包括楊岳橋、譚文豪、郭家騏的助理、陳淑莊的助理及郭榮鏗的助理出席,另有潛在候選人,即他本人和飲食界的林瑞華,但他不記得李予信是否有出席。
法官陳慶偉:「與其被人夾,公民黨想夾人哋先」
鄭引述譚文豪當時的說法,譚稱知悉坊間有人開始用否決財政預算案作為籌碼,去爭取五大訴求,「與其遲早都被人夾,不如自己衝出嚟去得盡啲,用否決所有議案作為籌碼,爭取五大訴求」。法官陳慶偉聞言則指,「instead of being pressurised 被人夾,the Civic Party wanted to 夾人哋 first(與其被人夾,公民黨想夾人哋先 )」, 引起庭上的人發笑。鄭達鴻則回應指,意思是「出咗嚟嘅時候,就點都唔驚被人夾」。
陳官再回應指,鄭意思是採取反擊(counter offence)更好,由原本被迫的一方變成施壓的一方(from the one being forced, to being the one who initiates more force)。鄭達鴻指,當時的說法沒有要去「夾番人哋」,譚文豪的意思是,「如果企咗呢個位置,就點都唔會再被人夾」。
鄭稱,當時楊岳橋及譚文豪的助理,都表示同意譚文豪的說法,但他表示反對,當時他稱公民黨的支持者是一群「理性中產」,「有咩理由衝出嚟,去分一塊本土派嘅餅」;他亦提出當時東區醫院擴建罕有地得到政府部門及醫管局同意,他作為擴建議案動議人及區議會的規劃會主席,如果他在立法會反對,實在說不過去。鄭續指,最後楊岳橋及譚文豪決定一意孤行,要召開該記者會提出否決一切議案去爭取五大訴求,他亦有着二人可否「唔好去到咁盡」。鄭又指,當時除了他提出反對,郭家麒的助理和林瑞華都有提出反對。
鄭達鴻指他沒在記者會發言 也反對楊岳橋、譚文豪說法
鄭達鴻指,公民黨在該次籌備會議前,沒有就否決預算案作討論,亦沒有達成一致的立場;而以他的理解,公民黨成員並不會受該次記者會上的立場約束,而該次記者會亦沒有獲執委會同意。鄭表示,3月25日記者會當天,他雖有出席並站在後排舉紙牌,但他沒有發言,亦不同意楊岳橋和譚文豪當時的說法。
潘熙問到,公民黨內部是否有機制,去解決立法會議員的立場與黨的立場有分歧的情況。鄭達鴻表示,公民黨有一個「豁免跟隨黨立場」的機制,是自2016年由當屆執委會制定,參考英國及愛爾蘭的良心投票機制。鄭解釋,因為當年本來屬公民黨的時任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有很多立場與黨立場不同而退黨,當時公民黨不想再因為議員與黨立場不同就令一個議員退黨,所以設立「議員豁免跟隨黨立場」的機制 ,由議員向黨團提出,並視乎黨團是否同意。鄭續指,2020年6月時,郭榮鏗曾就法官張舉能是否被通過成為首席法官的議案上,運用了此機制並獲黨團同意。
聆訊明續。【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相關新聞:
民主派初選47人案第67天審訊|首名被告自辯 前公民黨成員鄭達鴻形容「黨團凌駕執委會,執委會功能好似橡皮圖章」 黨魁楊岳橋做大部分決定
法院:高等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
法官: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陳仲衡
控罪: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港區國安法》第22條)
被告: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劉偉聰、黃碧雲、施德來、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柯耀林、李予信、余慧明、吳政亨
列席被告:岑敖暉、袁嘉蔚、吳敏兒、黃之鋒、馮達浚、朱凱廸、梁晃維、譚凱邦
法律代表
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及萬德豪
案件編號:HCCC69/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