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47人案第90天|何桂藍自辯指意識到35+不可能仍應辦初選 以展示港人政治意志 迫政權在「鎮壓、妥協或回應民意之間選擇」

分享文章

47名民主派人士涉組織及參與2020年立法會「35+初選」,因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16人否認控罪受審,今(24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踏入第90日審訊,被告之一的何桂藍第5天作供。何指出,即使意識到35+是不可能,選舉仍要「打落去」,展示當時香港人的政治意志 ,證明香港人是有實力取得35席。何強調,香港人的行動其實最終只可以迫政權做選擇, 「佢不得不回應,佢不得不喺鎮壓、妥協或者回應民意之間選擇」。她指,無論北京政府如何應對,都會面對很大的合法性危機,因為全世界都會看到「北京係透過操縱選舉嚟掩蓋香港人真正嘅意願」;如果香港人覺得「算喇、唔投票」,北京政府就達到其目的,亦無需處理任何事情。

法官陳慶偉一度問何,既然她覺得取得35+議席是不可能,曾否跟戴耀廷說辦初選是「嘥錢嘥時間」?何指,她非常不同意此說法,「我相信絕大部分嘅香港人心底裡都知道,喺中共治下爭取民主,從來都係一場妄想。」

何又指,她當時推想國安法實施後,能進入議會的民主派會非常少,而此情況下應盡責審議議案,盡量去披露政府推行政策的不義行為,令公眾不會被蒙在鼓裡。法官李運騰問到,這與過往民主派一直以來做的有甚麼分別呢?何回答指,國安法剝奪了一些本來在立法會內合法及沒有問題的行為,包括盡責審議、據理力爭立法會主席的不公裁決等,她認為民主派在這些方面都不應該退讓;她又觀察到很多參選人為了避免遭DQ而退讓,即使是一個立法會議員在基本法框架下有否決財政預算案的權利也不承認。【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代表何桂藍的大律師Trevor Beel續主問何桂藍。就何桂藍2020年6月18日在Facebook的帖文〈參選宣言 —— 一息尚存 力戰不降〉,當中寫到「反抗,先可以改變到香港嘅宿命」,Beel問何這句的意思是甚麼。

何桂藍:「一國」不斷變 「兩制」不可能不變

何桂藍指,因為她眼中的香港人,幻想可以維持現狀,但在一國兩制下,當「一國」都在不斷變,「兩制」係不可能不變,「香港永遠都冇可能留喺冇民主但有自由呢個幻想入面,而我會認為唔會因為想留住一啲本來就建立喺浮沙上面嘅privilege(特權)同自由……而去接受一個表面繁榮,實際上不斷破壞緊香港嘅status quo(現狀)⋯⋯係所有參與2019運動嘅人嘅選擇」。

何又指,「一國」不斷變的意思,是2012年後中國內地的情況不斷惡化,例如至少中英談判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家主席也不是終身制, 沒法假設香港一切維持現狀的意思,是「香港憑咩覺得可以偏安一隅,維持在一個有法治有自由嘅地方呢」。何認為,香港人「守住某啲野 」的心態,例如守住法治、守住議會等,只會令情況愈來愈差,最後甚麼也守不住。

何稱,「反抗先可以改變香港宿命」的意思,是要做相信的事情,尋求去實踐香港人認為應得的權利,「即使我哋明知咁樣係會招致好大嘅打壓,唔去褪,而係堅持做我哋本身已經做緊嘅嘢,先至可以改變香港嘅宿命」。她又認為以「contention」來翻譯「抗爭」,比用「resistance」準確,指「contention」有「make claim」的意思,她一直以來說的「抗爭」都是「contention」的意思,因為在施加打壓的人眼中,「我哋做嘅所有嘢都係反抗緊佢,喺我哋角度,我哋從來都係實踐緊一啲我哋從來都想實踐嘅東西」。

議會無法制衡行政機關 初選是抗衡這不公義體制

被問到如何抗衡,何認為民主派初選就是由民間舉行、符合民主原則的選舉,透過實踐民主應該是怎樣,而去抗衡對民主的打壓;透過民主派初選,除了抗衡不公正的選舉制度,也是抗衡議會無辦法制衡行政機關的不公義體制。

何解釋在宣言中寫「議會要去助燃場運動,而唔係再拖抗爭嘅後腿」,是因為當時一些主流說法

是立法會是無用的, 甚至是將公眾視線由運動轉移到議會,她當時是希望說服抱持這些想法的人,議會或許不能做到很多事情,只是「助燃」,但仍有關鍵作用。何續指,在2020年6月時她難以想像當選要怎樣做,因為在國安法底下,她當時推想能進入議會的民主派人士也會非常少,

認為能進入的民主派人士,都應繼續「用盡」議會空間,在人數非常少的狀態下,應盡責審議議案,盡量去披露政府推行政策的不義行為,令公眾不會被蒙在鼓裡。

國安法剝奪一些本來在議會內合法的行為

法官李運騰問到,在民主派未能議會過半的情況下,盡職審議議案、披露政府不義,與過往民主派一直以來做的有甚麼分別呢?早上休庭後,何桂藍回答指,她認為國安法剝奪了一些本來在立法會內合法及沒有問題的行為,盡責審議行為會否被視為嚴重干擾,民主派議員就主席做不公裁決而據理力爭會否被視為違國安法,她認為民主派在這些方面都不應該退讓;她又觀察到很多參選人為了避免遭DQ而退讓,即使是一個立法會議員在基本法框架下有否決財政預算案的權利也不承認 。

Beel 其後提及何桂藍與岑敖暉一同拍攝的影片,當中提到「民主派如果可以喺呢一個立法會選舉達成一個不可能嘅任務,攞到35席,攞到立法會過半嘅主導權,我哋就可以逼出一個北京冇可能接受到嘅局面,從而令到佢用更加瘋狂嘅方式去應對,要付出更加高昂嘅政治代價。」

全世界看到「北京操縱選舉掩蓋港人真正意願」

何指,當時此影片是要回應市民「仲投嚟做咩呢」的情緒,向選民表示即使意識到35+是不可能、會被阻止,選舉仍要「打落去」,展示當時香港人的政治意志 ,證明香港人是有實力取得35席。何強調,香港人的行動其實最終只可以迫政權做選擇, 「佢不得不回應,佢不得不喺鎮壓、妥協或者回應民意之間選擇」,但從來無人迫政權去鎮壓。她指,無論北京政府如何應對,都會面對很大的合法性危機(legitimacy),因為全世界都會看到這並非香港人的意願,「北京係透過操縱選舉嚟掩蓋香港人真正嘅意願」。何續指,如果香港人覺得「算喇、唔投票」,北京政府就達到其目的,亦無需處理任何事情,

法官陳慶偉一度問何,既然她覺得取得35+議席是不可能,曾否跟戴耀廷說辦初選是「嘥錢嘥時間」?何指,很少社會運動能達到原先的訴求,但過程中會建立一些東西、打開新的空間,她非常不同意「嘥時間嘥心機」的說法,「我相信絕大部分嘅香港人心底裡都知道,(此時法官李運騰欲打斷何)喺中共治下爭取民主,從來都係一場妄想。」

官欲打斷何桂藍發言 指法庭非發表政治演說場合

法官李運騰在何說到一半時欲打斷何,何不理會續大聲回答,李官着何冷靜,何表示她非常冷靜,稱希望完成回答問題,不想被斷章取義,「你問完問題又唔畀人答,我覺得好唔公平,即係法官就可以定義呢個問題,然後 put to 我 ,然後又唔畀人答」。李官稱,這不是讓何發表政治演說的場合,指要視乎何的言論是否與案有關。法官陳慶偉亦指若是相關內容,會容許何回答。何桂藍聞言反駁,跟兩位法官有以下對話:

何桂藍() 法官李運騰() 法官陳慶偉():

:其實你哋對立法會嘅理解咁少,你點樣分咩relevant咩係唔relevant?

:你的大律師可在結案陳詞處理

:I have been sitting on the bench for 25 years(我任法官25年)

:但係你唔知咩係分組點票

:I may not know a lot of things, but I know what is relevant and what is not relevant(我或許不知道很多事情,但我知道甚麼是相關,甚麼是不相關。)

:我就係要指出你呢個判斷係好有暇疵嘅

:That’s fine, but my mistaken decision is not going to be corrected by you but Court of Appeal (冇問題,但我有錯誤決定,不是由你去糾正而是由上訴庭去糾正)

法官李運騰其後指示返回原本的問題。【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法院:高等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
法官: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陳仲衡
控罪: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被告: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劉偉聰、黃碧雲、施德來、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柯耀林、李予信、余慧明、吳政亨
列席被告:岑敖暉、黃之鋒、馮達浚、朱凱廸、梁晃維、譚凱邦、胡志偉、劉頴匡、袁嘉蔚、吳敏兒

法律代表
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及萬德豪、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羅天瑋
案件編號:HCCC69/2022

如欲接收每日報道整合,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地址

訂閱及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