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名民主派人士涉組織及參與2020年立法會「35+初選」,因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16人否認控罪受審,今(1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踏入第86日審訊,被告之一的何桂藍今午續作供。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2020年3月接受訪問的報道中,認同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提及民主派爭取議會過半是企圖「奪取管治權」的就法,何桂藍指,她所理解的基本法框架管治下,除非能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都分別取得過半議席,否則制度上是不能影響任何政府政策,「你最多淨係否決佢嘅啫」。法官李運騰問到,是否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何回應指,當政府倒行逆施,由人民選出來的議員,是應該要有能力阻止,「呢樣嘢叫制衡,亦係立法會嘅存在意義」。何又認為,綜合整篇報道的理解,即使民主派取得35+議席,北京政府都會出手,不論是以DQ或釋法為手段,令民主派由「35+」變「35-」。
就戴耀廷的〈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文章,何桂藍表示不同意標題用「宿命」的字眼,並稱「反抗唔係必然 ,香港面對嘅歷史局限,唔單只係束縛,亦都係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嘅條件,唔係話中共壓落嚟,香港人就一定會反抗,反抗係香港人一個選擇,所以我會認為用『宿命』形容係唔啱,呢個(攬炒十步)係一啲新嘅野」。何又認為,民主派取得35席以上是非常困難,「直情係奇蹟,但唔係冇可能」,但即使成功取得35席以上,基於她認為中央會出手,因此她不認為民主派可以維持到有關議席,因此「攬炒十步」的第二步開始,她已經覺得不可能發生。【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代表何桂藍的大律師Trevor Beel展示《香港01》2020年3月25日一篇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訪問的報道,〈【基本法30年】譚耀宗:倘泛民議會過半觸發憲政危機 中央勢出手〉。何桂藍指,她在報道刊登時已有閱讀過,指當時此報道「好爆」,被視為一個表態,如果民主派嘗試取過半議席,香港政府一定會DQ人(取消參選人的參選資格);而2020年2月,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已表態,指北京是不會容許民主派過半。
稱民主派議會過半只能有否決權 奪管治權說不通
Beel引述報道指,「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早前閉門會見建制派時指,民主派爭取議會過半是企圖『奪取管治權』。譚耀宗認同有關說法,質疑反對派一旦贏得議會控制權,會另搞一套,『不搞一國兩制,不按《基本法》辦事』,對特區政府管治造成嚴重衝擊。」何桂藍表示,閱讀此段落後,認為駱惠寧對香港的立法會制度不太熟悉,對於譚耀宗的理解亦感匪夷所思,因為立法會過半只能有否決權力,但如果要提出議案、對公共財政有真正審核,「(議席)過半係唔夠」,認為民主派在議會過半就會奪取到管治權,不太說得通。
何指,奪權是很比喻式(figurative)的說法,「但如果你(政權)倡議嘅政策,都唔可以提出、唔可以辯論、唔可以落實嘅,咁真係算唔上一個管治權力」。她續指,她所理解的基本法框架管治下,除非能在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都分別取得過半議席,否則制度上是不能影響任何政府政策,「你最多淨係否決佢嘅啫」。
何桂藍:「當政府要敗事時,立法會都阻佢唔到」
法官李運騰問到,是否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何回應時,舉觀塘音樂噴泉作例子,指立法會財委會議員的權力都只是發表意見,但沒有辦法能令政府一個項目由「不理想」變成「可接受」,因此她認為,「當政府要敗事時,立法會都阻佢唔到」,又指當政府倒行逆施,由人民選出來的議員,是應該要有能力阻止,「呢樣嘢叫制衡,亦係立法會嘅存在意義」。Beel問何,如果民主派取得過半議席,是否就可以制衡政府?何稱,理論上是,但香港政府她就不敢這樣說了。
《香港01》譚耀宗訪問的報道又寫到,「譚耀宗說,即使反對派成功藉否決預算案迫使特首下台,特首任命權始終在中央手上,但他承認若由民主派控制議會,將直接衝擊特區政府管治權,政府無法確保重要議案通過,行政主導無從談起,對香港而言是嚴重憲政危機。」何桂藍指,譚耀宗的說法是將「政府無法確保重要議案通過」 形容為「憲政危機」,即不一定要實際否決,而只要有「否決的可能」就已經是憲政危機,「只要佢確保唔到佢想過嘅議案過到﹐就憲政危機,咁你個憲政真係好有問題」。
若民主派能取過半議席 中央必出手令35+變35-
報道另寫到,譚耀宗稱以釋法處理要有依據,「不可以無依據下『作啲嘢』出來」,又提及DQ議員過往亦試過,並非新鮮事。何指,綜合整篇報道的理解,即使民主派在正式選舉取得35+議席,北京政府都會出手,不論是以DQ或釋法為手段,令民主派由「35+」變「35-」。
Beel其後展示戴耀廷2020年4月28日在《蘋果日報》刊登的文章〈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何桂藍自行稱欲先處理此文章的標題,她表示不同意標題用「宿命」的字眼,因為把「攬炒十步」說成是無論如何也會發生。她解釋指,宿命意思是人受一連串無辦法控制的因果左右,「但人自己永遠都可以成為第一個原因,生又好死又好,有時難免要退,但唔可以避」,而按此邏輯,香港的「宿命」是可能變成澳門或內地任何一個城市,因為這是「一個專制政權的慣性」。
「攬炒十步」不一定會按戴耀廷的說法發生
何續指,「但反抗唔係必然 ,香港面對嘅歷史局限,唔單只係束縛,亦都係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嘅條件,唔係話中共壓落嚟,香港人就一定會反抗,反抗係香港人一個選擇,所以我會認為用『宿命』形容係唔啱,呢個(攬炒十步)係一啲新嘅嘢」。她又指,「攬炒十步」不一定會按戴的說法發生,因為香港人反應可能會不同,而事情加速有多快,中共都有「能動性」。
就「攬炒十步」的第一步——「政府廣泛取消民主派人士參選立法會資格,包括現任議員。民主派由Plan B繼續參選」,何桂藍同意會有DQ出現,但她對於「Plan B」為何不會同時被取消資格的說法有保留。第二步——「民主派成功取得35席或以上」,何桂藍認為,配票策略成功令民主派取得35席以上是非常困難,「直情係奇蹟,但唔係冇可能」,但即使成功取得35席以上,基於前述中央會出手,她不認為民主派可以維持到有關議席。她表示,由第二步開始,她已經覺得不可能發生,其後的8步都只是推演。
官問民主派要取得35席以上是否不切實際
法官李運騰問到,何當時的評估,是否覺得民主派要取得35席以上是不切實際(unrealistic)。何桂藍稱,在2020年的時空,以2019年的民氣,她覺得民主派是有可能取得35席,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共判斷民主派有機會取得34席以上,就一定會「做嘢」, 因此如果中共不做基本法以外的事情,她認為民主派取35席以上是realistic(可行)。何續指,中共「做嘢」不一定會成功,因為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是真正的普選,無人能嚴格控制選舉結果,即使中央知道「Plan B、Plan C」,只要香港人仍然支持該些候選人,民主派就仍有可能取得35席以上,「所以(中央政府)唯一一勞永逸嘅方法,就係取消個選舉」。
聆訊明續。【初選47人案報道結集】
法院:高等法院(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
法官: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陳仲衡
控罪: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被告: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劉偉聰、黃碧雲、施德來、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柯耀林、李予信、余慧明、吳政亨
列席被告:岑敖暉、袁嘉蔚、吳敏兒、黃之鋒、馮達浚、朱凱廸、梁晃維、譚凱邦
法律代表
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及萬德豪、署理助理刑事檢控專員羅天瑋
案件編號:HCCC69/2022
